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主题教育 > 读懂中国 > 正文
微视频-白解红:红心向党育英才
发布时间:2024-12-30  点击数:

红心向党育英才

——记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白解红教授

岳麓山下,有荣获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这个团队里,有一位5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她便是国家教学名师、“明德教师奖”获得者白解红教授。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句庄严的承诺,是白老师作为一名党员,同时是人民教师永远不忘的初心。她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入党,是我人生成长的一个重要仪式。党的奋斗精神,给了我面对人生坎坷的精神力量,做好一名党员,是我终生的追求。” 白老师的初心使命跨越光阴流转,用真心浇灌朴素伟大,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岁月不变向党初心

白解红出生在永州市宁远县,喝着清丽的九嶷河水长大的她,1971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对她来说,坚定向党始终贯穿于求学和教学的岁月中。

1980年,留学澳大利亚的白解红毅然选择回到湖南师范大学,投身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她说:“我高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二担任学生支部书记,祖国刚刚改革开放,急需大量外语人才,我出国留学就是为了报效祖国。”对白解红而言,祖国始终是她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青春学子到白发苍苍,岁月的变化里不变的是她坚守的那颗纯粹的向党向祖国的赤子之心。

回国伊始,白解红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经常下寝室与学生交流,分享成长经历,培养爱国情怀,传授读书方法,强调听说读写结合,勉励学生多担当多磨炼,做有益于社会的人。1991年,白解红获得了湖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2018年,66岁的白解红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负责修订南苏丹《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并亲自编写援南苏丹《小学英语》,积极分享优秀教育经验,贡献中国方案。该教材已经在南苏丹正式使用,体现了中国教育的自信与担当。对于党的“脱贫攻坚”工作,白解红更是以身作则,积极带领博士生一行去到扶贫联系点的麻阳县楠木桥村调研教育、医疗、产业等发展情况,探索扶贫长效机制。白天,白老师带领调研小组走访慰问贫困村民,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和实际生活困难,帮助村民采摘和推销麻阳冰糖橙,并送上爱心慰问金。晚上,白老师也顾不上休息,组织调研组召开以扶贫帮困话语为主题的学术研讨。

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白解红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的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是一生的追随”的理想信念。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留下的痕迹都是在向党和祖国诠释着白解红将一生献给党的忠诚之心。

流年不消奋进脚步

白解红对待学术研究始终秉持着求实严谨的态度,在学识探索的路上步伐坚定,踏实地踩下每一步脚印。

在湖南师范学院学习期间,白解红对语法刻苦钻研,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徐立吾老师经常表扬的学生。那时学习条件差,上语音课没有教室,没有座位,没有教材,几个班的学生挤挤一堂,在寝室里上课,在闲暇时练口语,有时坐在铺上,有时站在走道上,认真地听老师录下的音。尽管条件艰苦,她依旧刻苦学习。当时听音没有文字教材,只能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听,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猜,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会意。白解红苦苦思索,她悟出了个办法:她听音时,闭着眼睛听,打开眼睛背,边听边背,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白解红学习热情高涨且能够持之以恒。练习口语时,她一遍遍反复不厌其烦;她热情高涨且持之以恒;学习语法时,她刻苦钻研且不断深入;背课文时,她心无杂念且聚精会神。钻英美文学,她像蚂蚁啃骨头,虽然点点滴滴但她锲而不舍。每天闲暇的时间里,她背单词背笔记,废寝忘食。她在图书馆里查阅书籍,如饥似渴,饱学知识。虽然条件艰苦,但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决心,白老师自踏上外语教育的道路,便一刻都没有停息前行的脚步。

在白解红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她曾作为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方向学科带头人、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全程参与学科发展,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最主要的决策者、实施者、带头者之一。白解红在教育和语言研究战线辛勤耕耘的40余年,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也是首项外语专业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两次,主持国家精品课程“英语视听说”和国家级“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课教学团队”项目,培养了硕博士近70余人,是语言学科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名师。

白解红秉持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报国理想,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全国高端外语人才数据库”,弥补了我国在高端外语人才信息资源建设上的不足;其专著《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开国内相关研究先河,她也是国内最早系统地开展网络语言研究的学者之一。在白解红及其同仁共同努力下,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跻身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为全国六个同类学科之一。

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学术、持之以恒、孜孜以求、致力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学术方向,在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白解红以其宽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她以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位学者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

时光不减大家风范

白老师1994年任教授,2000年开始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开始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近20人,硕士50余人。她长期坚持为研究生上课,《语义理论》、《认知语言学专题研究》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年近古稀,白解红教授依然不忘“做人、读书、写文章”七字育人理念,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率先垂范。在常年的教学工作中,白解红教授身体力行,以教学教改为抓手,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人才培养,为外国语学院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带动外国语学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白解红教授积极为学生创建学术平台。由她提议、创办的“麓山语言学论坛”已经坚持近10年,开坛56期。每期主要由博士生或优秀硕士生主持,培养和锻炼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的学术素养、学术诚信、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在省内外外语界均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达到了双一流学科要出经验,经验可借鉴、可复制、可辐射的目的,引领和支持其他高校共同发展。

薪火相传,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白解红教授带头关注教书育人,尤其关注中青年教师的全面成长,在本学科及全学院都起到了率先示范的作用。在她的影响下,她身边的师生都主动、自觉地锤炼自己,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白解红老师从教40余年,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做学生的引路人,积极参与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白解红教授退休后,每年仍坚持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未来教育家竞赛等活动,不辞辛劳,随时需要随时到位。同时,每年还积极参加指导学校未来教育家奖的比赛工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积极指导学生参赛,但从不违反原则,而是积极倡导立德树人。这些赛事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己也感到欣慰。她对学生有要求又能适时给予肯定,轻轻点拨,温柔鼓励,会抚平学生迷茫带来的不安情绪,她那中气十足的话语蕴含着多年积淀后的笃定,关切的目光中传递着教育情怀,将仁爱精勤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播种在这些未来老师的心灵深处。有学生感慨说,白老师是其心中最具有“大先生”风范的先生。

“常思为师之道,常存育人之责,常怀爱生之心”,白解红“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她坚守教育理想,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一名高校教师的行为准则,阐释了人民教师工作应尽之义。

白解红教授无时无刻不在实践着一名人民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的庄严承诺。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磨砺了一颗赤子之心,她是扎根在红土地上的追梦人,她始终用自己的努力奉献于她一生忠诚、热爱的教育事业。

不忘初心,不忘入党誓词,一生育人报国,白解红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处处体现出一个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风范。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白解红又开启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征程。


--2021年“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优秀微视频选登--

上一篇:程大琥:立志跟党走,永做“新青年” 下一篇:田万载:瑶山大先生

Copyright © 2024  湖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址:湖南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 | 邮政编码:410081 | 电话:0731-88873085

电子邮件:ggw@hunnu.edu.cn   网址:http://ggw.hunnu.edu.cn